今天是 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活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
遵义县检察院帮扶团溪镇新农村建设纪实
时间:2012-11-15  作者:蒋侠 张钉铭  新闻来源:本网  【字号: | |

  “检察官的恩情,我们一辈子都记得” 

  ——遵义县检察院帮扶团溪镇新农村建设纪实 

  蒋侠 张钉铭 

  “检察长是我家的最大恩人” 

  前不久的一天下午五时许,团溪镇两路口村村民姜汉亁象往常一样,提着煮好的猪食去喂养,看着两千多斤的四头猪肥肥胖胖,猪毛长得油光水滑的,姜汉乾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姜汉乾家是团溪镇两路口村的特困户、两女绝育户,妻子脑部患病,整天精神不振。前两年,姜汉乾东拼西借,筹资四万多元,修起了四间新房,欠外债3万多元。而今,妻子生病,加上两个娃儿读书,一家人的重担就落在老实巴交的姜汉乾身上。 

  “真没有想到,县检察院的胡检察长,这么大的官来我家认亲戚,是我前世‘修’的福份哟,他给我家买了四头猪、100只鸭子,两包饲料,亲自送到我家来,还帮我家修沼气池,还了1.5万元的外债,合计支持3万多元。”姜汉乾的老实话语,折射出胡静检察长的帮扶情结。 

  在之后的日子里,胡静曾几次到姜汉乾家中,请团溪镇畜牧技术员梁孟权一起,跟踪解决姜汉乾的种养殖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胡静检察长叮嘱我,要把姜汉乾家的鸭子和猪喂养成功,我多次姜汉乾家里,上门服务,教姜汉乾饲养技术和防疫技术,我还留下电话,若姜汉乾养殖中有疑难问题,第一时间赶到。”梁孟权对记者说,今年姜汉乾的养殖很成功,100只鸭子已出栏销售,4头猪也即将出售,估计能够纯赚8000多元。 

  3月2日,遵义县检察院74名干部到团溪镇,举行了“认亲结对” 启动仪式后,检察官们分五个小组奔赴90户农户家中,与农民“认亲结对”,每名干部分别向结对的亲人送去200元的慰问金,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之后,又组织干警多次前往帮扶。 

  遵义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胡静告诉记者:全院干部开展“认亲结对”活动,是让政法干警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通过“认亲结对”帮扶,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着力构建“和谐团溪、生态团溪、乐业团溪”。 

  团溪镇党委书记杨启梅向记者盘点遵义县检察院对团溪镇的帮扶时说,“实在”二字可圈可点:74名检察院干部,对该镇90户贫困户结亲帮扶,每人向结对亲人提供帮扶资金500元以上,直接投入挂帮资金22万元,为五龙村购置价值1.4余万元的会议桌椅60座、向两路口村和大窝村送去价值近2万元的电脑4台、激光打印机1台,改善了村委会办公条件;重阳节前夕,胡静率班子成员,分别慰问7名孤寡老人和4名留守儿童,送去7000元慰问金和10多盒月饼;向8户计生户分别送去500元慰问金……。 

  记者走访了好几个检察官挂帮的对象,他们向记者表达同样的心声:“检察官的恩情,我们一辈子都记得。” 

  检察官倾情帮困,让贫困人的梦想诞生 

  记者在遵义县检察院的信息简报和图片收藏夹里看到:检察官送现金、送月饼、送化肥、送生猪、送电脑、送技术的图片历历在目,检察官的情真意切的帮助团溪镇的贫困群众,在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亲情的桥梁。 

  遵义县检察院调研室主任刘代春在介绍中,翻开一组相片,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谭伟认的亲戚是团溪镇生产村上坝组残废人李中静,李中静从小就患先天性脑瘫,四肢无力,家人曾带着他去遵义医学院检查,医师作出了“终身残废”的结论,让李中静整天就守在家里,吃饭就寝、上厕所等都要家人护理,李中静整天坐在两边用木板制作的简易沙发里,靠看电视过日子。一天,他在电视里看到残疾人坐移动轮椅,梦想自己有一个新的轮椅多好!就打电话告诉给谭伟。 

  谭伟个人出资800多元,通过网上订购了一台轮椅,送到李中静家里,让李中静坐起来,亲自给他调试轮椅。“有个好的轮椅是我的梦想,谭叔叔满足了我的心愿。”李中静的父亲李兴明告诉记者:每当太阳出来的时候,他就把轮椅推到院坝里,让娃儿坐到轮椅里,享受外面的阳光和空气。 

  “遇到赶场天,爸爸用轮椅推我到街上去理发,买吃的东西,看到外界的一切,真高兴。”李中静的谈话中,折射出他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遵义县检察院在结对帮扶中,根据帮扶对象的需求,出点子,谋路子。县检察院反渎副局长赵小兵认的亲戚是张王村大坝村民组60岁的村民胡龙祥。赵小兵多次了解到,胡龙祥养殖生猪30余头,山羊10多只。但苦于没资金投入,饲养技术不到位等原因,发展总是不成规模。 

  赵小兵建议胡龙祥走公司化经营模式,注册一养殖公司,得到胡龙祥的认可。赵小兵找到农业部门领导,反映了胡龙祥的家庭情况、创业想法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商议帮扶措施,得到县农牧局认同,从专项惠农资金中给予5万元的支持。 

  “是赵局长的大力帮助,让我的创业梦想在花甲之年得到实现,赵局长是恩情,我一生都不能忘记。”胡龙祥感慨地说,县里的搞的“双亲”(干部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把干部当亲人)活动,很是实在,着实为老百姓着想。 

  检察院为团溪新农村注入活力 

  在团溪镇两路口村百杨坝村326国道两侧,古色古香的黔北民居,在绿树成荫的树林映射下,简直是一幅绝美的山村别墅,这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中,建起了遵义首个特色农产品销售长廊,长廊里面还有蓝球场、图书室、特色农产品室、农家超市等。这个即将开业的市场,就是要把团溪的各种特产聚集到这里,进行集中销售。 

  镇党委副书记吴东阳说,通过建市场,聚集人气,活跃地方经济,寻求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开车到此地的乘客,都要停车下来,饱“眼福”。不久市场开业后,团溪的各种特产销售给路过的乘客。让客人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镇党委书记杨启梅谈到百杨坝“四在农家”示范点创建成功时,特别向记者强调,检察院的领导和干部职工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杨启梅说,在百杨坝“四在农家”示范点之初,胡静检察长多次和我们镇里的领导到示范点上调研,实地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所盼,罗列出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针对问题和困难,胡检察长到县有关部门对接资金和项目。 

  团溪镇镇长张文富谈到检察院的大力帮扶时清晰的记得:3月28日,检察长胡静特别邀请了县委宣传部、县交通局、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县城管局、水利局、电信公司、联通公司、县农村信用社南白分社等部门领导,到百杨坝现场办公,现场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落实新农村建设帮扶资金41万,解决建设项目10余个,这些项目涉及资金300余万。 

  张文富告诉记者,这些项目有的已落实,并在进一步实施之中,有的还在进行规划和申报。 

  “检察院的倾情帮助,为团溪的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注入很大的活力,这个活力,让检察官的‘亲民、爱民、助民’主旋律在团溪老百姓心中奏响,让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亲情延续……。”杨启梅谈起检察院的帮扶工作如数加珍。 

  记者手记 

  从实在说开去 

  在今年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年“双亲”工作开展中,在新农村建设挂帮工作中,县检察院全体干部集体中团溪镇进行了“结亲”帮扶和新农村建设帮扶,为团溪镇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74名干部结对90户贫困亲,每名干部向结对亲人提供帮扶资金500元以上,直接投入挂帮资金22万元;购买桌椅、电脑、激光打印机送到村里;重阳节前夕,胡静率班子成员,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计生户……。 

  在挂帮新农村建设中,胡静检察长亲自协调县直有关部门,为团溪镇提供资金、项目、技术等扶持。落实资金41万,项目10余个,项目资金300万多元。 

  一系列的帮扶措施,可谓实在极了,实实在在的举措,让地方党委政府满意,人民群众满意。 

  千夸万夸,不如群众的口夸。记者认为,衡量工作好坏,群众的口碑是关键。 

  试想,如果每个单位都能够象检察院那样,把帮扶的措施做到最大化,把资金、技术、项目、物资的投入最大化,对于受帮的对象而言,将产生聚集效应,催化效应。这对遵义县“双亲“活动的开展,对“四在农家“的挂帮工作,都是很大的促进。